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?;仡欁约旱某砷L經歷,我深深體會到沒有祖國的繁榮強盛,就沒有我的發展進步,我和祖國共成長!
我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哈密,當時國家經濟基礎薄弱,生活條件艱苦,住的是土坯房,衣服、食品供應都很匱乏。上學的書包沒有錢買,母親就用縫紉機把一些色彩斑斕的碎布塊拼接起來給我做書包,這個漂亮的書包凝結著母親的汗水與心意,我永生難忘。
上世紀80年代初,水果、干果、糖果對孩子們來說是奢侈品。最盼望的事就是過年,因為過年可以穿新衣、吃美食。我上小學的時候去一個同學家玩,她家的核桃裝在籃子里,吊在房梁上。這個同學為了吃幾個核桃,趁著大人不在家,就把椅子放在核桃籃子下面,讓我扶著椅子,她小心翼翼地爬上椅子,小手費勁地伸進籃子里掏核桃。她還舍不得給我,我在旁邊只能干瞪眼、咽口水……
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,我家的生活條件好一些了,住上了樓房,有了上下水。上世紀90年代初我考上新疆大學后,母親帶我去商場買了個藍白相間的書包,鼓勵我好好學習。我也下定決心,要奮發努力。上大學后,最困難的就是買火車票。當時沒有網絡購票,全靠排隊。有一次,我凌晨5時就披星戴月趕到烏魯木齊南站買票,但排了半天隊還是沒買到票,最后只能沮喪地回到了宿舍……
進入21世紀,我開始在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。當時的工作配備是沒有電腦的,寫論文只能手寫,效率低下。查資料也沒有網絡,很不方便。后來,為了推進科研工作,院領導于2003年給每位科研人員配備了筆記本電腦。我當時就想,既然單位這么關心愛護我們科研人員,我就要用好電腦這個工具,勤奮地工作,多多撰寫好文章??梢哉f,電腦的使用為科研工作插上了翅膀。而今,單位的科研條件有了更大改善,網絡接入了每間辦公室,院圖書館還購買了知網等數據庫。
現在,我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手機購買火車票,再也不用去火車站擠了;從烏魯木齊到我的家鄉哈密還可以坐高鐵,近600公里的路程不到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,科技革命的成果讓百姓的日常出行更加方便:不用盼望過年,平時就可以吃美食、穿新衣。這種生活,讓我感覺很幸福!
回顧自己走過的歷程,感慨萬千,千言萬語凝聚成一句話:沒有祖國的繁榮進步,就沒有自己的幸福生活,是祖國成就了我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