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蘇市將“黨建因子”融入農村發展、滲入村民生活、嵌入基層治理、浸入產業發展,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、引領群眾能力,煥發鄉村振興內在潛力,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。
黨建引領組織振興,筑牢基層戰斗堡壘。探索“黨建+”發展模式,不斷優化組織設置,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,形成以中藥材、特色養殖、食用菌、林果采摘為主的特色鄉村產業,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基礎。強化組織引領,落實黨支部工作聯系點制度和村黨組織書記備案管理制度,每年對村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一次綜合分析,積極穩妥推進村黨組織書記、主任“一肩挑”。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,完善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鄉村治理體系,加強村級組織配套建設,建立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自治、德治、法治結合的基層治理模式,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產業發展、移風易俗、環境整治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。
黨建引領人才賦能,激活發展“一池春水”。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,注重發現和選拔懂農業、愛農村、愛農民的優秀人才。加強后備力量儲備,按照每村4至6名標準,全面摸排能力強、愿意參與村務工作的年輕人,從中選取群眾滿意、組織放心的720名青年作為村級后備力量。結合農村發展需要,組織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,培育新型職業農民,為本土產業發展增添內生動力。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庫,聚攏產業帶頭人、鄉賢和黨員力量,集中民智、激活民力,帶動更多的群眾投身鄉村振興事業之中,實現富民興村。
黨建引領產業興旺,全面激活振興引擎。做強特色產業,發揮烏蘇市海拔高、氣候獨特的優勢,推動鴕鳥養殖、番茄種植、色素辣椒等產業發展。瞄準市場需求,積極謀劃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業”集體經濟產業項目,通過“村黨組織+經營主體+農戶”的發展模式,帶動特色產業規?;?、標準化、現代化發展,增加村集體經濟,帶動群眾增收。狠抓農旅融合,探索符合旅游市場需求的農產品,打造旅游農特商品產業鏈,使“冰棗”“黑蜜”等土特產品牌搭上農旅融合發展快車,拓寬富農渠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