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body id="68m4w"></tbody>

      1. 桑皮紙上繪新景

        日期:2023-09-13
        來源:新疆訪惠聚
        【字體:

        走進墨玉縣普恰克其鎮布達村桑皮紙文化產業園,陣陣捶搗聲傳入耳中,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桑皮紙制作技藝第十三代傳承人比拉力·圖爾蓀巴柯和工匠們正在忙著剝皮、捶搗、入?!鹤永锎蟠笮⌒〉哪>呱狭罎M了薄厚均勻的桑皮紙,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。

        “這批價值3萬元的桑皮紙,是江蘇的書法愛好者訂購的,明天就可以發貨,下個訂單也在趕制中?!北壤ο蛴慰徒榻B說,經過剝削、浸泡、鍋煮、捶搗、發酵、過濾、入模、晾曬、粗磨九道工序制作的桑皮紙,具有拉力強、不斷裂、防蟲蝕、無毒性、吸水性強、便于保存的特點,主要用于高檔書畫、制傘、制扇等。


        工匠捶打桑樹皮

        桑皮紙制作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,傳承千年,具有較高的制作工藝和歷史文化價值,被稱作造紙業的“活化石”。2006年,桑皮紙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
       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,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,桑皮紙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,古老的手工造紙技藝也面臨著失傳的風險。如何讓桑皮紙重新煥發活力,是擺在墨玉縣委巡察辦駐村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。

        為保護和傳承桑皮紙制作技藝,工作隊和村“兩委”通過市場調研,制定“傳承文化+帶動旅游”的發展模式,決定從重新改造“桑皮紙一條街”入手。

        2019年,工作隊積極申請桑皮紙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資金400萬元,在原有“桑皮紙一條街”的基礎上,新建桑皮紙展覽廳、桑皮紙現場作坊、桑皮紙文化體驗區,并對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。2021年4月,桑皮紙文化園建成開園,當月就吸引游客近7000余人次,帶動經濟收入10萬余元。

        “工作隊出資幫助我們新建了標準化的桑皮紙作坊,還聯系北京、杭州、烏魯木齊等地的造紙行業專家指導我們改進制作工藝,融入現代元素開發桑皮紙文創產品,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多種形式傳承下來?!北壤榻B說,目前可制作折扇、紙漿雕像等10余種純手工桑皮紙文創產品,深受消費者青睞。

        2022年,在工作隊幫助下,比拉力與和田托合提瓦柯桑皮紙國際貿易公司達成合作意向,和周邊60余戶村民簽訂桑樹皮收購協議,擴大生產規模,注冊“托合提瓦柯”商標,通過微信、抖音宣傳推介,提升品牌知名度。同時,引導比拉力招收15名學徒,在傳承制作技藝的同時帶動就業。


        游客體驗桑皮紙制作技藝

        今年二月,工作隊聯合縣委宣傳部舉辦“美麗新疆·魅力墨玉”桑皮紙上的中國書畫展、“文化潤疆·非遺傳承”展,邀請新疆國畫院、北京故宮博物院專家及全國各地知名書畫家前來參展。書畫家們用93幅書畫作品展示了桑皮紙的獨特魅力,同時,還推薦參加亞歐博覽會和新疆旅游商品大賽增加知名度,桑皮紙正式“火出圈”。

        工作隊借助“墨玉好地方”網絡平臺介紹、推薦、展示桑皮紙的傳統制作工藝和文創產品,半天時間吸引2000多人在線購買、訂制桑皮紙產品500余件,收入3萬余元。

        目前,桑皮紙文化產業園已有10余家手工作坊,50名村民成為專業匠人。截至八月底,加工桑皮紙4萬余張,文創產品8600個,銷售額110萬元,吸納100余名村民就業創業。桑皮紙及文創產品銷往北京、上海、江蘇、浙江等省市,并與多家書畫院簽訂供貨協議,拓寬銷售渠道,持續助農增收。

        “下一步,我們將啟動桑皮紙小鎮創建工作,以非遺產品中融入現代生活元素,探索傳承非遺的新方式。此外,依托墨玉縣電子商務平臺,讓非遺文化走出‘深閨’,走進大眾日常生活,變展品為產品,賦能產業發展,助力鄉村振興?!钡谝粫?、工作隊長蘆紅亮說。(和田地區“訪惠聚”辦公室徐冰、 趙文瑞 供稿)

        桑皮紙上繪新景-昆侖網—新疆黨建網
        一级生性活片全黄在线观看,一级生性活片在线观看视频l,一级牲交大片无遮挡,一级牲交免费视频,一级牲交视频播放
        <tbody id="68m4w"></tbody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