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”“始終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,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”……連日來,鏗鏘有力、振奮人心的聲音傳遍天山南北。全區各“訪惠聚”駐村(社區)工作隊員、基層干部群眾紛紛表示,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民族團結,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新疆大地常開長盛,為建設美好新疆貢獻力量。
為村民表演節目
“二十大,邁開大步朝前跨;新征程,石榴花開贊新篇……”在瑪納斯縣瑪納斯鎮南城社區“紅石榴演播廳”,文化帶頭人正在錄制快板節目《石榴花開》;抖音直播間里,各族居民在線點贊。
“2021年,南城社區獲得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’稱號。今后,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繼續鞏固提升創建成果,辦好民生實事,開辦老年日間照料中心、小蜜蜂就業服務站等,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,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各族群眾心靈深處?!钡谝粫?、工作隊長董安春說。
自治區道德模范、沙灣市大泉鄉二道河子村村民庫麗哈依夏·瑪沙林說:“我要在駐村工作隊和村黨組織的帶領下,積極參加‘民族團結一家親’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,共同建設我們和諧美好的家園?!?/span>
石榴花開,籽籽同心。烏魯木齊經開區(頭屯河區)中亞南路街道團結新村社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社區,多年來各族居民和諧幸福地生活在一起,涌現出許多互幫互助、溫暖人心的故事。工作隊員曾創作了56米長的《一枝一葉總關情》畫卷,展現身邊變化和民族團結故事。
交流學習心得
烏魯木齊市文化和旅游局駐社區第一書記、工作隊長毛林濤說:“今后,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依托‘民族團結文化長廊’陣地,開展豐富多彩、寓教于樂的活動,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,通過文化浸潤,讓各族居民心更近情更濃?!?/span>
作為“國家歷史文化名村”,哈密市伊州區回城鄉阿勒屯村各民族聚居在一起,形成了“互嵌式”居住環境。哈密市委統戰部、哈密市工商業聯合會駐村工作隊副隊長李軍說:“阿勒屯古街是一條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街,獨具特色的農民畫、葫蘆工藝、刺繡等文化產品,吸引游客前來打卡。我們將深入開展‘鄰里守望結對子’活動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?!?/span>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,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。
天山雪松根連根,各族人民心連心。近年來,阿勒泰市紅墩鎮薩亞鐵熱克村著力打造“戶兒家”文化大院,成為體現各民族相互扶持、團結奮斗的生動載體。
阿勒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駐村第一書記、工作隊長劉書秀說:“近年來,我們打造了‘戶兒家’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文化大院,持續開展民族團結宣講和聯誼活動。下一步,我們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好、宣傳好、實踐好,展現更多手足相親、融情互助的‘戶兒家’故事,引導各族群眾聽黨話、感黨恩、跟黨走?!?/span>
直播快板節目
在博湖縣烏蘭再格森鄉烏圖阿熱勒村文化大院里,歌舞表演、群口相聲等文藝節目精彩紛呈。博湖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駐村第一書記、工作隊長王俊山表示,我們將聚焦黨的二十大精神,發揮派出單位優勢,以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,進一步創新載體、豐富形式,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,深入挖掘民族團結進步模范故事,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。
“黨的二十大報告中‘弘揚革命文化,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’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,作為一名駐村干部、教育工作者,我將發揮優勢,帶領村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,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,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生活,一點一滴浸潤各族群眾心田?!毙陆畮煼陡叩葘?茖W校(新疆教育學院)駐洛浦縣山普魯鎮阿日買里村第一書記康德武說。
事成于和睦,力生于團結?!拔覀儗⑸钊雽W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積極構建‘互嵌式’社區居住環境,引導各族干部群眾不斷增強‘五個認同’,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?!笨死斠朗袨鯛柡虆^柳樹街街道柳園社黨支部副書記岳瑞說。
2020年,庫車市齊滿鎮綠園村成功創建“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”,庫車市委宣傳部駐村第一書記、工作隊長代旭說:“近年來,各族群眾團結互助、抱團發展,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組織,日子越過越好。我們將常態化開展‘民族團結一家親’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,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?!?/span>(馬國玲、張濤、左琪、阿依達娜·賽里克、郝婧、楊沁、郭城、楊攀、張曉潔、馬玫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