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家喂牛時要注意,飼料量少次多,每天喂三次,上午下午各飲水一次,先喂后飲?!卑⒖颂K市托普魯克鄉喀拉央塔克村西門塔爾牛養殖示范基地里,市農業農村局養殖專家正在為養殖戶講解喂料技巧,養殖戶玉山·艾散在一旁邊聽邊記,不時向專家請教……
近年來,阿克蘇地委直屬機關工委駐村工作隊因村制宜,在發展肉牛養殖、促進轉移就業、人居環境整治上精準施策,帶領村民走出一條村強民富的“牛路子”。
喀拉央塔克村幾乎家家養牛,但前些年由于品種雜、養殖技術不高,導致效益上不去。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通過市場調研、邀請專家“把脈”、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后,積極發動養殖大戶帶頭引進易管理、出肉率高的西門塔爾牛,打造養殖示范基地,采取品種、飼養、防疫、銷售四統一模式,提升肉牛養殖效益。
了解養殖情況
玉山是養牛的一把好手,在工作隊的幫助下,他購入10頭西門塔爾牛。剛開始他沿用老辦法養殖,每天飼料沒少放但是不見牛生長,時間一長玉山便沒了信心。工作隊了解情況后,邀請養殖專家到牛舍給他講解養殖技術,玉山掌握要領后又向其他21名養殖戶傳授技術。得益于養殖水平的提高,全村西門塔爾牛存欄數達900頭,200余戶養殖戶戶均年收入2.8萬元,喀拉央塔克村慢慢有了名氣,成了遠近聞名的“養牛村”。
“上個月,工作隊和村‘兩委’又把我們家評為養?!痉稇簟?,來找我交流養殖技術的村民越來越多了!”玉山看了一眼牛圈里膘肥體壯的牛,得意地笑著。
喀拉央塔克村距離市區僅6公里,人均耕地面積不足3畝,村里富余勞動力多實際就業人數少。如何促進村民轉移就業、持續增收,成為了工作隊面對的重點課題。
要想說服村民外出務工,必須先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。工作隊和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、農家院落,挨家挨戶宣傳就業政策,按照村民就業意愿舉辦各類培訓班,培訓合格后統一頒發合格證。爭取相關部門支持,先后引進阿克蘇南金木業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、4家合作社到村辦廠,吸收本村及周邊村民就近就地就業。
“以前我和丈夫主要靠打零工維持生計,一年到頭東奔西跑,收入也不穩定?,F在我在木材廠上班,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,周末還能照顧家庭,一舉兩得?!贝迕癜⒆喂披悺ぐ湢柛吲d地說。像阿孜古麗一樣,很多村民在“家門口”實現就業,從事貨車司機、紡織工人、合作社出納等工作,400余名“上班族”人均年收入2.4萬元。
切割板材
鄉村環境美,田園景致新。工作隊和村“兩委”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,申請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資金100余萬元,在村主干道、巷道、文化廣場兩邊栽種花卉和樹木,安裝了太陽能路燈;邀請學校美術老師和“農民畫家”制作墻體畫,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墻繪,展現著村民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,也刷新了村莊的“顏值”。
工作隊將齊曼古麗·麥麥提等15戶“美麗庭院”示范戶培養成宣講“達人”,每周五組織黨員干部、村民在示范戶家中通報整治工作成效和存在的不足,引導更多村民主動維護環境衛生。
“平時坐在干凈整潔、充滿花香的院子里,和家人聊聊天,多愜意……”又到了周五,齊曼古麗正在自家庭院向前來參觀的村民宣講。
“現在,村里家家戶戶都收拾得很干凈,路上的垃圾也被及時清理,晚飯后出來散步、跳舞的人越來越多了?!崩宵h員艾麥爾江·阿不都尼亞孜細數著身邊的變化。
“我們將發展壯大肉牛養殖,在拓寬村民就業渠道、美化村莊環境上持續用力,讓村莊更加宜業、宜居。我堅信,這樣的喀拉央塔克村很快就會到來!”談起未來發展,第一書記、工作隊長孫振明信心滿懷。(阿克蘇地區“訪惠聚”辦公室 徐秀芳、鐘陽峰、黃路軍 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