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驗4D科普電影、享受磨刀理發服務、學習泥塑剪紙……在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昆侖路街道南泉社區“鄰里共享中心”,居民們根據自身需求和喜好參加活動,享受優質服務。
“鄰里共享中心”的建成,與克拉瑪依市國資委駐社區第一書記、工作隊長彭艷麗的努力是分不開的。
2021年2月駐社區以來,彭艷麗立足社情民意,傳幫帶強班子,樹品牌強服務,優陣地暖民心,與社區“兩委”一道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民生“幸福圈”。
欲筑室者,先治其基。彭艷麗牽住黨建“牛鼻子”,本著“干什么、學什么,缺什么、補什么”的原則,通過“全崗通”培訓、定期檢測學、專題輔導學等舉措,開設理論知識、政策法規、糾紛調解等專題培訓班;建立結對幫帶機制,工作隊員與社區干部結成“一對一”幫帶對子,既壓擔子又教方法,社區干部能力素質得到快速提升,成為獨當一面的工作能手。
彭艷麗加快社區后備力量培養,通過黨員推薦、群眾舉薦、本人自薦、社區“兩委”挑選“三薦一選”的方式,從優秀黨員、返鄉大學生中擇優儲備后備力量5名,工作隊員和后備力量“一對一”結對,綜合工作需要和個人特長,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,圍繞社會穩定、疫情防控、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,為他們建立集考勤履職、參學培訓、考核評價等內容為一體的“成長檔案”,面對面傳經驗、手把手教方法,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素質強本領。目前,已有兩人進入社區“兩委”班子。
馮雪瑩就是其中一員,她責任心強,但缺乏工作經驗。彭艷麗與她結成幫帶對子,學文件、劃重點、理思路,帶著她參與活動組織、矛盾調處、材料撰寫等工作。通過幫帶,馮雪瑩干起工作來有聲有色。今年5月,成長為社區居委會副主任。
“一對一”幫帶
強班子與優服務同頻共振。彭艷麗擴大“鐵老漢”志愿服務品牌影響力,結合“紅細胞”工程、“大黨委”建設,建立“社區能人信息庫”,壯大“鐵老漢”志愿服務協會,通過建立居民服務“需求清單”、社區網格“資源清單”、志愿服務“項目清單”,打造“居民點單、社區派單、黨員接單”的互動式志愿服務新模式。
此外,彭艷麗指導建立起了適應時代需求的網上志愿服務陣地,以“鐵老漢”為主體,開發“南泉鐵老漢”志愿服務微信小程序,使“鐵老漢”服務品牌實現信息化,動態掌握居民服務需求,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。
“以前‘鐵老漢’是我的榜樣,如今我也成為了‘鐵老漢’的一員?!鄙鐓^居民楊顯明義務為社區不能出門的老人、殘疾人理發,成為了“鐵老漢”志愿服務隊里的“義工之星”。同時,在黨組織的培養下,楊顯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。他說:“我要繼續向老前輩們看齊,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民服務?!?/span>
體驗泥塑文化
為民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。彭艷麗了解到居委會活動場地小、功能少,按照“服務功能最大化、辦公功能最小化”,她大膽提出與毗鄰的南苑社區聯合打造“鄰里共享中心”的想法,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,科學設置“一室多用”“多室共用”,打造動感活力廳、青少年活動室、文房閣和巧手閣等20個功能區,功能室得到全面優化。
“以前,我們排練秧歌經常要到其他社區借用場地,‘鄰里共享中心’建好后,這里吸引了周邊很多文藝隊伍來互動交流,現在,我們的‘朋友圈’更加多姿多彩了?!蹦先鐓^秧歌隊隊員吐魯遜那依·吾素爾滿臉幸福。
如今,“鄰里共享中心”已成為集科普教育、為老服務、文化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居民共享新家園,成為群眾想來、愛來、常來的首選地,服務各族群眾1.1萬余人次。
“你離群眾有多近,群眾就跟你有多親。今后,我要用好‘鄰里共享中心’,壯大志愿服務隊伍,切實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?!迸砥G麗堅定地說。(克拉瑪依市“訪惠聚”辦公室 寇瑜、劉妍琛、王爍涵 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