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,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根本要求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既要做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工作,也要做大量‘潤物細無聲’的事情。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,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各項工作都要往實里抓、往細里做,要有形、有感、有效?!庇行?、有感、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我們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,提供了行動指南,明確了實踐要求。在實際工作中,我們要準確把握“有形、有感、有效”的內在邏輯和工作要求,全力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,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各族干部群眾心靈深處。
理論上要準確把握“有形、有感、有效”的內在邏輯
“有形”就是要通過一定的形象、形態、形式和載體、抓手、平臺等,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得到具象化、立體化、動態化呈現,用制度化、體系化、項目化的方式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做深做細、落地落實,使各項工作能夠有章可循、有法可依、有規可守。也就是說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“有形”具體體現在,表達和呈現有形,推動機制有形,具體舉措有形。
“有感”就是要扎實做好大量“潤物細無聲”的工作,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、歸屬感和自豪感。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引領,大力推動文化潤疆工作,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,讓各族群眾切實感受到中華民族是一個政治上團結統一、文化上兼容并蓄、經濟上相互依存、情感上相互親近的共同體,是一個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、誰也離不開誰的命運共同體。讓各族群眾能感知、有感觸,有參與感、獲得感,真正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“有效”就是要通過“有形”“有感”中看得見、摸得著和大量“潤物細無聲”的工作,切實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實效性,讓成效真正體現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、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不斷增強上。
因此,“有形、有感、有效”是內容豐富、邏輯嚴密、層層遞進的一個整體?!坝行巍薄坝懈小笔菍崿F“有效”的條件和基礎,“有效”是“有形”“有感”的最終目標,三者作為一個整體,是做深做細做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時代要求。
實踐中要遵循“有形、有感、有效”的工作要求
首先,在“有形”上要做到全面立體。要發揮各方優勢,運用各種形式手段,打造有效載體平臺,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各項工作。一是要注重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,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種舉措、多種方式、多種載體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。二是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。打造一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、學習、實踐基地,建設一批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、具有中華文化特征、彰顯中華民族視覺形象的品牌和陣地,加大歷史文化宣傳教育、公共文化設施及城市標志性建筑建設等工作力度。
其次,在“有感”上要做到用心用情。要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百姓日常生活,像空氣一樣須臾不可缺。一是在方式方法上要堅持潤物無聲,聚焦各族群眾工作學習、衣食住行、休閑娛樂、社會交往等方面,營造社會氛圍,提升認知認同、強化體驗感悟,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化為群體意識、外化為自覺行動。二是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浸潤。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規范,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,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,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強大內生動力。
再次,在“有效”上要做到久久為功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長期性,必須持續用力、久久為功。一是要自覺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想問題、作決策、抓工作,用心謀事、精心干事、專心成事,解決好“等不得”的問題、處理好“急不得”的事情,防止工作越位、缺位和不到位。二是要注重想在前、干在前、搶在前,及時調整和解決民族工作中不匹配的問題、不適應的短板,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、系統性風險的底線。
結果上要全面體現“有形、有感、有效”的目標導向
第一,構建組織化、專業化的工作保障體系。有形、有感、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研究工作,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,在理論研究中注重闡釋核心概念的內涵,理清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,有效論證和破解重大命題,及時推進重大命題研究。
第二,宣傳教育要注重精準化。構建符合實際的標準化的操作指標體系,進行有針對性的分眾化宣傳教育,對不同地區、不同性別、不同年齡、不同職業的人進行差別化教育,突出內容精準貼合宣教對象需求,方式精準契合宣教對象特征,工作精準提升宣教效果。
第三,政策法規要突出體系化。構建科學化、規范化的制度規范體系,既要做好頂層設計,又要在工作中探索形成并健全科學化、規范化的有形、有感、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制度規范體系。
第四,構建精準、實用的效果評價體系。有形、有感、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最終要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、結果導向,要體現到實際成效上。因此,要研究構建、總結提煉出衡量有形、有感、有效的評價體系,真正讓“有形”彰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,讓“有感”觸動新疆各族干部群眾的心靈,讓“有效”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工作質量。
總之,有形、有感、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命題,其中既蘊含著重要理論創新,又指引著實踐工作創新。
(作者系自治區黨委黨校(行政學院)民族宗教理論教研部副教授;講師)